——中国历史研究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发表了重要讲线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又发来贺信,再次高度肯定了100年来考古学的重大成就与意义,这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国古代史研究者,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全面领会贺信的精神实质,并贯彻落实在研究工作上,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学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推动古代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动力。这里我仅就百年来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谈一点认识体会。
编者按:日前,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来自考古学、历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学习体会,共商考古学发展。与会专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线年来我国几代考古人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广大考古工作者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殷切期望,指明了前行方向。大家表示要着力推动学术创新,加快学科融合,做好成果转化,讲好中国历史文化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刊今天特刊发部分与会专家发言摘要。
首先,考古学极大拓展了历史学的史料范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正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国史学,由于考古学缺位,史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受到很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