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对胶片进行物理修复。“对于老电影胶片的破损、褪色等,进行修补、加固、清洁,这是‘胶转数’的前提。”电影修复师王峥说。
位于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里人头攒动,最新4K修复的我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正在播出。
“旧貌换新颜”的不仅有83岁的《铁扇公主》。自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启动以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已完成上千部老电影的数字化工作。“近年来,我们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出了人工智能、高帧率等新的修复方案。”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资源管理部主任兼制作部主任黎涛说。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着眼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一票难求的老电影、大排长龙的文物展、摩肩接踵的旧街区……涌动的文旅热潮,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魅力。本版今起推出“文化传承古韵新风”系列报道,记者访古都、走老街、看非遗,发现文化传承新亮点。
走进“胶转数”机房,两台胶片扫描机正在逐帧扫描一部老电影的拷贝胶片,一旁的电脑监视屏前,工作人员目不转睛。“保存不好的胶片比较脆,扫描中容易断裂,这就需要人工拼接胶片后再继续扫描。”修复师胡晓彬介绍。由于早期电影胶片使用的材质极为易。
近年来,经典电影得到高清修复,古建筑“云端”展览,蚕丝与生物医学跨界携手……依托新技术、新手段的科学运用与探索,老经典焕发新魅力。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胶转数”,即通过专业设备对经过物理修复的胶片进行逐帧扫描和数字化存储,随后才能通过软件对影片进行数字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