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管理是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自2010年起我国在全国各地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2023年我国先后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等,券商指出,这些文件对我国的空域、有人机及无人机进行了官方层面的划分,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引和确认,同时也为后续有人/无人结合的航空器等新兴应用留下空间。
据媒体报道,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意味着相关地方政府要承担更多管理责任。
在今日的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透露,
东部通航战略规划部总经理蔡武群此前表示,“120米以下的是消费级无人机,100-300米的空间留给行业应用无人机,而像我们公司的直升机一般飞在高度300米左右,重型直升机大概在450米。按现在行业的估计,未来eVTOL真正在民航局拿到适航证,并且应用到整个运行体系里以后,会占据300米左右的高度。随后现有的直升机会再往上挪一挪,差不多在600米左右的高度。届时,从上往下将形成立体的一体化飞行体系。”
低空空域是指垂直高度3000米以下空域,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主要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无人机飞行多在600米以下。根据商业运营应用场景不同使用空域高度不同,空中游览新开传奇首区网站、交通出行(如直升机、eVTOL)高度可达300米以上,物流运输在120米至300米,外卖配送、城市巡检等在120米以下。
深圳市在11月初提出,接下来,将新增建设5G-A基站超8000个,重点加强对600米以下低空网络覆。